教务处关于开展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申报工作的通知.doc
上海海关学院处室文件 关院教〔2019〕135 号 教务处关于开展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申报 工作的通知 各教学部门: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教 高〔2019〕8 号)文件精神,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 2019 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 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44 号)工作要求,学校现开展 2019 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推 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原则 推动教师全员参与课程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形 成打造“金课” 、淘汰“水课”的教学改革氛围。加强一流本科课 程建设与应用,提升本科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从 2019 年起,教育部对国家级五类一流本科课程候选课程 所涉及的课程负责人及团队主要成员进行课程数量限定,每人每 年限一门课程。课程负责人须为申报高校正式聘用的教师。已作 为 2019 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现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和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现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 程)候选课程的,其课程负责人及团队主要成员不再参加此次国 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国家级社 会实践一流课程三类课程的推荐。 二、建设内容 (一)转变观念,理念新起来。以新理念引领一流本科课程 建设。牢固树立“三个不合格”理念,竖起“高压线” ,不抓本科 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书记校长不是合 格的书记校长,不参与本科教学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推动课 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确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提升课程的高阶性, 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增加课程的挑战度。 (二)目标导向,课程优起来。以目标为导向加强课程建设。 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重构教学内容与课 程体系,破除课程千校一面,杜绝必修课因人设课,淘汰“水 课”,立起课程建设新标杆。“双一流”建设高校、部省合建高校 要明确要求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 “万人计划”专家、 “长 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层 次人才建设名课、讲授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建设一批中国特色、 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课程。聚焦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 科建设,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 业能力融合、多学科项目实践融合,建设一批培养创新型、复合 型人才的一流本科课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深化产 -2- 教融合协同育人,建设一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流本科课程。 (三)提升能力,教师强起来。以培养培训为关键点提升教 师教学能力。高校要实现基层教学组织全覆盖,教师全员纳入基 层教学组织,强化教学研究,定期集体备课、研讨课程设计,加 强教学梯队建设,完善助教制度,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实现 青年教师上岗培训全覆盖,新入职教师必须经过助课、试讲、考 核等环节,获得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学校培训部门颁发的证书, 方可主讲课程。实现教师职业培训、终身学习全覆盖,推动教师 培训常态化,将培训学分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教师考核的必 备条件。 (四)改革方法,课堂活起来。以提升教学效果为目的创新 教学方法。强化课堂设计,解决好怎么讲好课的问题,杜绝单纯 知识传递、忽视能力素质培养的现象。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 教学深度融合,解决好教与学模式创新的问题,杜绝信息技术应 用的简单化、形式化。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解决好创新性、 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问题,杜绝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现象。 (五)科学评价,学生忙起来。以激发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 为着力点完善过程评价制度。加强对学生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 习的评价,强化阅读量和阅读能力考查,提升课程学习的广度。 加强研究型、项目式学习,丰富探究式、论文式、报告答辩式等 作业评价方式,提升课程学习的深度。加强非标准化、综合性等 评价,提升课程学习的挑战性。“双一流”建设高校、部省合建高 校要扩大学生课程学习选择面,强化课程难度与挑战度。 -3- (六)强化管理,制度严起来。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重点严 格课程管理。高等学校要严格执行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连续 三年不承担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转出教师系列。严格执行 国家对高校的生师比要求,完备师资队伍。严格执行课程准入制 度,发挥校内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把关作用,拒绝“水课”进课 堂。严格考试纪律,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 。 严格课程质量评估,在专业认证、教学评估中增加课程评价权重。 (七)政策激励,教学热起来。以教学贡献为核心内容制定 激励政策。加大课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优秀课程和教师的奖 励力度,加大教学业绩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的权重,营造重视 本科课程改革与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材料提交 (一)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 (二)附件材料清单 1.课程负责人的 10 分钟“说课”视频(必须提供) [含课程概述、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环境(课堂或线上或实 践)、教学方法、创新特色、教学效果评价与比较等。技术要求: 分辨率 720P 及以上,MP4 格式,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视频 中标注出镜人姓名、单位,课程负责人出镜时间不得少于 3 分 钟。] 2.教学设计样例说明(必须提供) (提供一节代表性课程的完整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流程说明, 尽可能细致地反映出教师的思考和教学设计,在文档中应提供不 -4- 少于 5 张教学活动的图片。要求教学设计样例应具有较强的可读 性,表述清晰流畅。课程负责人签字。) 3.最近一学期的教学日历(必须提供)(教务处盖章。 ) 4.最近一学期的测验、考试(考核)及答案(成果等) (必须 提供) (教务处盖章。) 5.最近两学期的学生成绩分布统计(必须提供)(教务处盖 章。) 6.最近两学期的学生在线学习数据(仅混合式课程必须提供) (教务处盖章。) 7.最近一学期的课程教案(选择性提供) (课程负责人签字。) 8.最近一学期学生评教结果统计(选择性提供) (教务处盖章。 ) 9.最近一次学校对课堂教学评价(选择性提供) (教务处盖章。 ) 10.教学(课堂或实践)实录视频(选择性提供) 完整的一节课堂实录,至少 40 分钟,技术要求:分辨率 720P 及以上,MP4 格式,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教师必须出镜, 视频中需标注教师姓名、单位;要有学生的镜头,并须告知学生 可能出现在视频中,此视频会公开。 11.其他材料,不超过 2 份(选择性提供) 以上材料均可能在网上公开,请严格审查,确保不违反有关 法律及保密规定。 -5- 四、工作要求 请各教学院系(部)积极组织好申报工作,教务处不接受教 师个人单独申报,每门课程申报需提交《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 报书》 (附件 2)与附件材料电子版及纸质版材料,电子版材料命 名规则:申报课程名称--姓名。纸质版材料需将申报书与附件材 料一起合订成册(一式 5 份) 。院系(部)统一汇总并提交汇总表 一式一份(附件 3)。 教务处将组织专家对申报课程进行评审,申报截止日期 2019 年 12 月 10 日,逾期不予受理。 特此通知。 (联系人:武冠宇;电话:1573)。 附件: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 2019 年线下、线上线下 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 作的通知(1) 2019 年 11 月 22 日 -6- -7- 本处:存档(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