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信息2015-17.pdf
高等教育信息 2015 年第 17 期(高教信息总 228 期) 发展规划处(高教研究所) 2015 年 6 月 20 日 【本期特稿】 熊庆年教授谈高等教育治理: 信息“透明度”折射治理“成熟度”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熊庆年教授认为:良好的高等教育治理必然要 求作为公共机构的高校信息公开透明,而高校信息公开透明的程度可以折射出高 等教育治理的善否。信息透明度越高,说明治理成熟度越高。 问: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至今,顺应“大社会”政府从 管理型向治理型转变的一个热点话题和改革举措。您尤为强调其中高等教育信息 的透明度,请谈谈您的观点? 答:信息公开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也是实现良好社会治理的基本保 证。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已经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知识生产的牵引车。 高等教育事业关乎国家综合实力、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一 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即是广泛的社会参与,而信息公开则是社会公众参与的必要条 件。 问:2010 年 3 月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2014 年 7 月教 育部又公布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10 大类 50 条。两大文件的目的就 在于扩大社会监督,提高教育工作透明度。您认为目前我国高教信息公开的现状 怎样? 答: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2014 年高校信息公开情况评价报告》(简称《信 息公开报告》),对教育部直属高校 2014 年信息公开情况进行了评价。《信息公 开报告》中,75 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综合评价平均得分 71.30;中国社会科学院法 学研究所发布《中国高等教育透明度指数报告(2014)》(简称《透明度报告》), 评价对象涵盖了教育部直属高校、“211 工程”和“985 工程”高校共 115 所。 《透明度报告》中,75 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综合评价指数得分 74.45。 信息公开是良好治理的必要条件,信息越透明,治理越成熟。虽然两个报告 评价体系不同,结果指向有所侧重,但是有一点判断非常接近,即高校信息公开 整体不佳,透明度不高。这反映了当下高等教育治理成熟度不高的基本现实。 问:从目前的情况看,高校对信息公开制度的认知与善治的要求还存在不小 的距离,您认为问题主要出在哪里? 答:从两个报告的数据来看,高校信息公开内在动力不足,“被公开性”非 常明显。《信息公开报告》中,一级指标合规情况“发布时效性”得分比例最低, 只有 69.33%。《透明度报告》中,“信息公开专栏”项 115 所高校有 29 所高校 得分不到 60 分,连最常规的“学校基本情况”项,也有 26 所高校低于 60 分。 磨蹭、遮掩,是一些高校信息公开工作行为的特点。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是对 信息公开的治理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对信息公开的目 标也不甚清晰,价值导向不明确,只是一般化地执行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的要求,而没有抓住社会最重要的教育信息需求,也客观上导致了高校对信息公 开意义的认识不足。 问:高校信息透明度不高还有没有其它原因? 答:我国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的问责制度这几年才开始建立,从技术上 看,制度化程度不高也是一个原因。以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公布制度为例,2011 年教育部下文要求 “985 工程”高校在当年 10 月发布 2010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虽然各校公布的报告质量不一,但基本都按时执行了规定。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 中心也在网页上公布了所有报告的文本。2012 年,教育部要求所有“211 工程” 高校在年底前公布上一年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并对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样式进 行了规范。教育部某副部长对新闻媒体表示,年底前一定会公布所有相关高校的 报告。可是到年末,仍然有相当一部分“211 工程”高校没有披露报告,“985 工程”高校公布报告的比上一年更少,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心也没有公布任何 一所高校的报告。2013 年情况依旧,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心也没有公布任何 一所高校的报告。2014 年教育部要求“211 工程”高校在 10 月公布本科教学质 量报告,事实上,按时公布的高校并不在多数,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心网页上 也还是空的。由此可见,进一步完善问责制十分必要。 再以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为例,2013 年教育部办公厅发文,要求从 2013 年 起各高校每年应编制发布当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这一要求与本科教 学质量报告要求部分重叠,且对信息披露的要项缺乏必要的定义,导致报告缺乏 规范性。 问:怎样才能提高高校信息的透明度? 答:高校不愿信息公开的普遍心理还是怕亮家丑。这反映了高校对信息公开 存在认识误区。实际上,信息公开对于高校治理具有基础性价值,既是沟通内外 上下、争取资源和理解、促进民主参与和监督的工具,又是学校决策者和管理者 依法治校、遵循规律处理学术事务的约束。因而,要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努 力促进高校对信息公开治理价值的认知。只有认识提高了,才会有行动的自觉。 从根本上说,提高高校信息透明度要依靠法治。政府是高等教育治理的主体 之一,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不仅要依法制订信息公开的制度,而且要依法实施有效 的问责,完善问责制。提高高校信息透明度,要有高校的自觉,要有政府的问责, 要有社会的监督,三者缺一不可。 (樊秀娣访谈、编写整理) 【高校动态】 教育部:高校在校生十类情况不得转学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高等学校转学工作的通知》指出,学生 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转学:入学未满一学期的;高考分数低于拟转入学校相关 专业相应年份录取分数的;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通过定向就业、艺 术类、体育类、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未通过普 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或未使用高考成绩录取入学的(含保送生、单独考 试招生、政法干警、第二学士学位、专升本、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制等);拟 转入学校与转出学校在同一城市的;研究生二区招生单位录取的转入一区招生单 位的;跨学科门类的;应予退学的;其他无正当理由的。 根据规定,转学由学生提出申请,说明理由,转出学校同意;拟转入学校要 严格审核转学条件及相关证明,符合本校培养要求且学校有教学能力的,经招生 委员会或招生监督部门同意,院、校两级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将转入学生名单, 表决情况如实记入会议纪要,由校长签署接收函。其中,研究生转学应经拟转入 专业导师或导师组讨论同意。转学学生的相关手续和证明材料应一式四份,除学 校留存外,同时报拟转入和转出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各省级教育 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要严格规范转学工作,对违规操作的行为,要严肃追究违规单 位和责任人员责任。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5 年 05 月 27 日) 湖北试点省属高校领导任期全职化 要求不报项目不评奖 湖北近日宣布试点省属高校领导任期全职化,要求高校领导干部将主要时间 和精力用于从事管理工作,原则上做到“五不”:任职期间不参加学校学术委员 会、不申报教学科研项目、不参加教学科研评奖、不参与专业技术岗位竞聘、不 申报各类人才工程项目。 5 月 25 日,湖北省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的若干意见》, 要求在省属高校开展校级领导干部任期全职化试点。据了解,试点限于部分条件 成熟的省属公办高校,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推进,首先是书记、校长实行任 期全职化,然后逐渐扩大到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最后,学校行政管理部门的负责 人也将实现全职化。 湖北省委机关报《湖北日报》刊发该意见解读文章称,开展高校校级领导干 部任期全职化试点是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一个重要创新举措。当前,绝大多 数高校领导干部既从事管理工作,又从事学术活动,无法保证集中精力投入学校 管理。同时也存在与教师争利益、争资源的现象,还存在有的领导“挂名”科研 的问题。解读文章称,“从长远来看,校领导全身心投入管理和服务工作,广大 教师的积极性将调动起来,教学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其意义远远大于个人取得的 学术成就”。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5 年 05 月 31 日) 华南师范大学正式成为省部共建高校 记者 6 月 3 日从华南师范大学获悉,广东省政府和教育部共建华师的意见正 式签署,华南师范大学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成为国家“211 工程”建设 的地方师范大学中唯一一所进入省部共建行列的高校。 2004 年,教育部正式启动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实施共建的高校,必须是在 区域高等教育中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龙头高校或特色鲜明高校。华师教师教育整 体水平跻身全国前列,取得实现教育学科门类 3 个一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和 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并进入教育部学科评估前 10%;实现中小学、幼儿园、特殊 教育、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全领域覆盖等成果。 据悉,华师今后将在教师教育改革创新、粤港澳教育合作等多方面得到省政 府和教育部的支持。广东省政府和教育部对华师的建设支持任务进行了分工,并 明确指出:将华南师范大学列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进一步优化资 源配置,支持学校提高人才培养层次,优化生源结构和生师比,改善办学条件, 努力建设在全国师范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综合性师范大 学。 (摘编自《新快报》2015 年 06 月 4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