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在中国大陆投资企业发展状况调查.pdf
华侨华人蓝皮书 . 华商在中国大陆投资企业发展状况调查 柳云平 * 摘 要: 海外华商在中国投资企业对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 用 文调查研究了泉州华商投资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影响企业 lgg tw 下 载 使 发展的因素。 通过调研发现, 企业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创新 所 有 , yg 能力不足、 管理不规范、 利益分配机制不当、 短期融资 困 版 社 版 权 难、 风险应对能力不足。 本文从管理学、 经济学与社会 学 文 献 出 视角探讨了创业成功与守业成功的评价标准, 并进行了关 社 会 科 学 键成功因素分析。 从成本视角分析, 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及 合理的利益分配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从而降 低企业成本。 地区政府也可从税收政策、 交通服务、 交易服 务等方面, 提高本地区的吸引力。 从创新视角来看, 重视吸 引人才、 挽留人才和培养人才, 提高地区吸引力, 并提出产 学研结合方法, 带动和保护小型创业企业的相关政策建议。 从风险管理角度来看, 提出风险识别、 风险预警、 风险转移、 风险台账管理方法, 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短期融资方 面, 尝试建立专项资金池, 辅助通过信用管理体系, 降低融 资难度。 关键词: 海外华商 泉州 企业成功因素 * 柳云平, 博士, 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网络经济学。 182 华商在中国大陆投资企业发展状况调查 华商在中国投资规模大, 增长迅速。 根据侨资企业数据库资料推算, 改 革开放至 2007 年, 海外华商在中国大陆投资累计约达 4000 亿美元; 龙大 为、 谭天星分析 2005 ~ 2008 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数据发现, 中国侨资企业 增长迅速, 新增侨资在全国外商直接投资 ( FDI) 比重逐年提高①。 庄国土 认为, 经贸和移民是华商网络的两大支柱, 华商网络是当代东亚华人经济体 整合的基础②。 廖萌从海外华商对祖籍国情感、 利益需求、 分散投资风险、 中国政府优惠政策、 华商网络推力等多方面分析 2009 年以来海外华商对中 使 用 国投资呈上扬态势的原因③。 tw 下 载 由于华商群体的经济属性特征突出, 现有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华商经济 所 有 , yg lgg 范畴的研究, 但即便如此, 这些研究大多立足于华商的 “ 华人性” , 即强 社 版 权 调华商经济相关活动的华人特性, 并以此为出发点研究华商的生存与发展 献 出 版 状况。 对于 华 商 作 为 以 追 求 经 济 利 益 为 首 要 目 标 的 商 人 群 体 的 “ 商 业 会 科 学 文 性” , 却往往被有意无意地淡化④。 “ 海外华商” 按惯例指港澳与世界各地 社 的华商和企业家, “ 侨资企业” 则是指海外华商在中国大陆投资大于一定比 例的企业⑤。 海外华商的 “ 商业性” 重视企业的盈利能力。 本文通过研究 侨乡泉州的侨资企业现状与环境影响因素, 探讨其成功的标志及因素, 分 析其投资过程、 生存环境, 探讨海 外 华 商 在 国 内 投 资 面 临 的 多 重 考 量 因 素, 进而提出政策环境建议, 希望能为侨商及侨乡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动 力支持。 ① 龙大为、 谭天星: 《 中国大陆侨资与外资发展比较研究———基于 2005 ~ 2008 数据分析》 , ② 转引自郭玉聪 《 〈 东亚华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华商网络、 移民与一体化趋势〉 评介》 , ③ ④ ⑤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年第 4 期。 《 侨务工作研究》 2010 年第 2 期。 廖萌: 《 海外华商投资中国的演变、 驱动因素及对策研究》 , 《 东南学术》 2016 年第 5 期。 张荣苏、 张秋生: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界海外华商研究述评》 ,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18 年第 4 期。 龙登高、 李一苇: 《 海外华商投资中国 40 年: 发展脉络、 作用与趋势》 , 《 华侨华人历史研 究》 2018 年 第 4 期。 其 关 键 词 海 外 华 商、 侨 资 企 业 分 别 翻 译 为 Overseas Chinese businessmen, overseas Chinese enterprises。 183 华侨华人蓝皮书 一 侨资企业现状 海外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企业简称为侨资企业①。 根据 《 福建省鼓励 归侨侨眷兴办企业的若干规定》 《 福建省保护华侨投资权益若干规定》 《 四 川省华侨投资权益保护法》 等规定, 侨资企业可以定义为: 经国家有关部 门批准, 由华侨、 外籍华人、 港澳同胞在中国内地投资兴办或用投资收益进 使 用 行再投资, 且其资本占投资总额 25% 以上的企业 ( 不含国外及港澳中资机 lgg tw 下 载 构在境内的投资企业) 。 然而, 在我国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公司时没有单独侨 权 所 有 , yg 资这一类②, 部分地区侨办为保护华侨利益, 曾主张对侨资企业进行备案, 出 版 社 版 但执行得也不是很好。 工商部门及外经贸部门把港澳台企业按外资企业对 会 社 的鉴别工作。 科 学 文 献 待, 执行政策也是等同于外资。 所以, 在对侨资企业的估算中, 需要做一定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把福耀玻璃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列为 2003 ~ 2005 年度 全国百家明星侨资企业, 居第九名③, 显然认可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有限公 司” 是侨资企业无疑。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曹德旺是知 名的企业家与慈善家, 但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披露的福耀玻璃 (600660 ) 公司高管介绍资料显示, 曹德旺为香港永久性居民, 是公司的主要创办人、 主要经营者和主要投资人。 同年度明星侨资企业南益集团 ( 福建) 有限公 司董事长林树哲也是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 2008 年新成立侨资企业数为 17400 家, 约占当年全国新批准外商投资 企业总数的 63% 。 利用侨资金额约 629 亿美元, 占全国外资总数的 68% , 而且明确提及来自港澳与东盟的侨资项目、 侨商投资; 以侨资企业数据库为 ① ② ③ 184 龙登高、 张洵君: 《 海外华商在中国: 2014 中国侨资企业发展报告》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 社, 2014。 没有直接的侨资企业分类, 也造成了部分调研数据获取困难。 《2003 ~ 2005 年 度 全 国 百 家 明 星 侨 资 企 业 》 , 国 务 院 侨 务 办 公 室, http: / / www. gqb. gov. cn / news / 2009 / 0309 / 1 / 12808. shtml。 华商在中国大陆投资企业发展状况调查 基础, 估计港澳、 东盟与自由港 ( 维尔京、 开曼、 萨摩亚、 毛里求斯等) 的企业数占当年全部侨资企业数的 86% , 或估计港澳东盟侨资企业数占当 年侨资总数的 80% ①。 可见, 来自香港等地的投资大部分是可以算作侨资 的。 泉州市商务局的调研数据显示, 截至 2012 年 7 月底, 累计设立外商 企业数目为 12686 家, 其 中 来 自 港 澳 台 的 外 资 企 业 分 别 为 8799 家、 448 家和 1426 家, 三 者 合 计 为 10673 家, 占 外 商 企 业 的 84. 1% ( 见 图 1 ) 。 用 2018 年来自港澳台的外资企业占外资企业设立总数比例基本稳定 ( 见图 社 会 科 学 文 献 出 版 社 版 权 所 有 , yg lgg tw 下 载 使 1、 图 2) 。 图1 2012 年 7 月累计外资来源地设立企业总数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 根据泉州市商务局数据整理。 自从取消外资企业优惠政策后, 据说有若干侨资企业变更为内资企业, 但是侨资企业要改为内资企业还不是很容易, 内资企业中也有少量企业属于 侨资企业。 为规范户籍管理, 曾经规定华侨注册企业只能注册为外资, 要转 ① 龙大为、 谭天星: 《 中国大陆侨资与外资发展比较研究———基于 2005 ~ 2008 数据分析》 ,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年第 4 期。 185 献 出 版 2018 年 12 月累计外资来源地设立企业总数占比情况 文 图2 社 版 权 所 有 , yg lgg tw 下 载 使 用 华侨华人蓝皮书 社 会 科 学 资料来源: 根据泉州市商务局数据整理。 为内资还需要附加较多条件。 例如, 意大利侨网显示①, 华侨申请回国定居 需要满足较多条件。 首先 “ 必须在国外连续居住满 3 年, 每年在国外居留 不少于 10 个月” , 然后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与国内公民结婚 3 年以上; 16 周岁以下, 父母中至少一方已经定居国内; 60 岁以上, 需要有独立生活 的经济能力或者有可以投靠的直系亲属; “ 被国内政府部门, 县级以上事业 单位, 或年纳税额三十万元以上企业正式聘用且连续工作满三年” ; 在中国 大陆经商、 投资三年以上; 等等。 由于限制条件较多, 办理手续等待时间 长, 成功申请回国定居数量较少。 例如, 从 2006 年到 2009 年 3 月底, 福州 市 300 万海外侨胞仅有 266 人办理回国定居手续。 福建省侨办、 省社科院联合课题组的调研结果显示②, 考虑到外资企业 税收优惠减少、 经营范围受到较多限制、 审批严格等因素, 部分侨资企业在 ① ② 186 郭仲仁: 《华侨如何回国办身份证》, 华人街网, http: / / www. huarenjie. com / thread - 147579 - 1 - 1. html, 2011 年 8 月 9 日。 《 海外侨 商 在 福 建 投 资 的 现 状、 问 题 及 对 策 调 研 综 述 》 , 中 国 新 闻 网, http: / / www. chinanews. com. cn / zgqj / 2010 / 06 - 30 / 2371373. shtml。 华商在中国大陆投资企业发展状况调查 可能的情况下愿意变更为内资企业, 如泉州市每年有二三十家企业变更为内 资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 侨资企业数目约占外资企业的 70% , 投资额约占 60% 。 根据泉州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数据进行估计与测算, 到 2012 年 7 月底, 泉州 侨资企业累计达到 10000 家左右, 现存侨资企业估计达 4500 家左右。 计算 方法如下面的公式所示: F = k × min{ N - C,O} + T + ε 公式(1) 下 载 使 用 F 为 Firm 的简写, 代表侨资企业估计数; N 为 New 的简写, 代表累计 yg lgg tw 外资企业新成立数, 外资企业包括独资、 合资、 合作等形式, 外资投资比例 权 所 有 , 在 25% 以上的企业; C 为 Cancel 的简写, 代表注销、 停止经营的企业数目; 献 出 版 社 版 O 为 Operation 的简写, 代表投产、 开业的企业数目; T 为 Transform 的简写, 学 文 代表部分侨资企业由于内外资合并所得税政策实施, 外资不再享受特殊税收 社 会 科 优惠的吸引投资政策的影响, 变更为内资企业的数目, 或直接以内资 ( 主 要是民营企业) 形式新设立的企业数目; e 为统计与计算的误差项; k 为侨 资占外资的估计比例系数, 取 0. 75。 F2012 = k × min{ N2012 - C2012 ,O2012 } + T2012 + ε 公式(2) 下脚标 2012 代表 2012 年 7 月底的时点数据。 调研所得数据显示 C2012 = C2008 , 本来希望通过各年停业数据 C, 观察近几年税收合并政策及金融危机 对经济的冲击效应变化及程度, 但未能得到充分的数据, 2012 年 7 月数据 显示与 2008 年数据相同, 显然这几年未作此方面的统计数据更新。 2007 年 此项数据变化为 6161 家, 而 2008 ~ 2012 年 7 月为 6482 家, 差值为 321 家。 每年泉州市单独有对台资企业的情况统计, 比较容易获得, 其对应的停业企 业数 C 值 2009 年 1 月为 657 家, 到 2012 年 5 月同为 657 家, 很可能这段时 间的数据也未更新, 从调研的内部资料得到 2006 年注销的台资企业为 626 家, 与 2009 年 1 月相差 31 家。 台资企业占外资企业总数比例约为 11% , 依 此估算平均每年注销的外资企业有 90 家。 但是因为统计注销企业数目的周 期不得而知, 假设 2007 年前没有更新, 则以 2007 年到 2012 年的跨度计算 187 华侨华人蓝皮书 较为合理, 可以得到平均每年注销外资企业数目约为 60 家, 则估计到 2012 年 7 月底实际注销外资企业可能为 6752 家 (6482 + 4. 5 × 60 = 6752) , 所以 公式 (2) 代入数值得: F2012 = k × min { N2012 - C2012 , O2012 } + T2012 + ε = 0. 75 × min {12686 - 67528901} + T2012 + ε, 约为 4500 家。 从 2011 年 1 月起, 国家统计局规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提高。 从年 主营业务收入 500 万元以上增加到 2000 万元以上。 按照泉州市总体情况测 用 算, 达到规模以上级别的企业, 即年销售额 2000 万元以上, 约为 400 家。 tw 下 载 使 2017 年 5 月底, 泉州市累计设立外商企业数目为 13276 家, 累计投产 有 , yg lgg 外资 企 业 为 9105 家。 2018 年 4 月 底, 泉 州 市 累 计 设 立 外 商 企 业 数 目 为 社 版 权 所 13475 家, 其中来自港澳台的外资企业数分别为 9184 家、 487 家和 1635 家, 文 献 出 版 三者合计为 11306 家, 占外商企业的 83. 9% 。 2018 年 4 月底, 停业台资企 社 会 科 学 业为 657 家, 累计投产外资企业为 9184 家, 简略计算估计侨资企业数为 4700 家左右。 该数据说明, 侨资企业数目变化不是很大, 其变化趋势见表 1、 表 2。 到 2018 年底又有新动向, 泉州企业对外投资数累计达到 321 家, 数目 不多, 但是可以多加关注 ( 见表 3、 图 3) 。 从累计投资总额计算平均企业 对外投资额度约为 1500 万美元, 2018 年平均企业对外投资额度约为 9000 万美元, 说明投资额度出现显著增加迹象, 约是以前的 6 倍, 出现重资本输 出迹象。 表1 泉州外资企业设立与投产情况 单位: 家 时间 历年累计 设立 2014 年以来 累计设立 2014 年 6 月 12915 66 2014 年 12 月 12975 126 2014 年 9 月 2015 年 3 月 188 12943 12999 季度设立 94 28 150 24 32 历年累计 投产 2014 年以来 累计投产 9046 26 9061 41 9054 9071 季度投产 34 8 51 10 7 华商在中国大陆投资企业发展状况调查 续表 时间 历年累计 设立 2014 年以来 季度设立 累计设立 历年累计 投产 2014 年以来 季度投产 累计投产 2015 年 6 月 13024 175 25 9081 61 10 2015 年 12 月 13077 228 32 9090 70 2 2018 年 6 月 2018 年 9 月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3 月 13425 13495 13596 13677 13744 548 576 用 使 载 tw lgg 58 274 80 , yg 171 101 9214 895 67 828 81 2 9191 747 70 84 25 9133 646 0 110 版 57 82 9130 9105 权 64 3 85 有 9105 下 9104 49 28 82 9102 26 3 所 2018 年 3 月 13397 491 23 6 79 9102 社 2017 年 12 月 13340 427 44 7 76 9099 版 2017 年 9 月 13276 378 36 出 2017 年 6 月 13227 352 68 9096 献 2017 年 3 月 13201 329 21 文 2016 年 12 月 13178 285 9088 学 2016 年 9 月 13134 249 21 科 2016 年 6 月 13098 196 会 2016 年 3 月 13045 社 2015 年 9 月 9294 9300 1 85 0 113 3 194 23 280 6 资料来源: 根据泉州市统计局、 商务局数据整理。 表2 泉州台资企业设立与投产情况 单位: 家 时间 台资企业历年 累计设立 2014 年以来 台资企业 累计设立 2014 年 6 月 1470 11 2014 年 12 月 1484 25 2015 年 6 月 1496 37 2014 年 9 月 2015 年 3 月 2015 年 9 月 1479 1490 1501 20 31 42 台资企业 台资企业历年 季度设立 累计投产 2014 年以来 台资企业 累计投产 881 4 5 883 6 6 890 9 6 5 882 885 891 台资企业 季度投产 5 1 8 2 13 14 1 5 1 189 华侨华人蓝皮书 续表 时间 台资企业历年 累计设立 2014 年以来 台资企业 累计设立 台资企业 台资企业历年 季度设立 累计投产 2014 年以来 台资企业 台资企业 季度投产 累计投产 2015 年 12 月 1512 53 11 891 14 0 2016 年 6 月 1523 64 5 893 16 0 1644 1677 1700 156 7 185 29 241 23 218 33 0 1 用 17 使 载 下 17 0 17 0 20 911 34 14 75 36 有 897 tw 894 897 3 20 版 1615 25 lgg 23 894 yg 149 126 894 , 1608 1585 16 所 2018 年 12 月 15 4 0 权 2018 年 9 月 101 86 社 2018 年 6 月 1560 1545 2 16 893 版 2018 年 3 月 10 出 2017 年 12 月 82 16 893 献 2017 年 9 月 1541 8 文 2017 年 6 月 72 893 学 2017 年 3 月 1531 6 科 2016 年 12 月 59 916 0 39 952 会 2016 年 9 月 1518 社 2016 年 3 月 5 资料来源: 根据泉州市商务局数据整理。 表3 泉州批准境外投资企业情况 单位: 家 时间 历年累计 2014 年以来 季度批准 批准境外 批准境外 境外投资 投资企业 投资企业 企业 2014 年 6 月 199 9 2014 年 12 月 214 2014 年 9 月 2015 年 3 月 2015 年 6 月 2015 年 9 月 2015 年 12 月 2016 年 3 月 2016 年 6 月 2016 年 9 月 时间 批准境外 2014 年以来 季度批准 批准境外 境外投资 投资企业 投资企业 企业 99 10 3 213 23 14 2016 年 12 月 289 220 30 6 2017 年 6 月 292 102 301 111 225 228 234 245 264 279 24 35 38 44 1 5 3 6 55 11 89 15 74 19 资料来源: 根据泉州市商务局数据整理。 190 历年累计 2017 年 3 月 2017 年 9 月 2017 年 12 月 2018 年 3 月 2018 年 6 月 2018 年 9 月 2018 年 12 月 289 296 304 313 317 321 99 106 114 123 127 131 0 4 5 3 9 4 4 所 版 权 季度企业数目比较 学 文 献 出 资料来源: 根据泉州市统计局、 商务局数据整理。 版 社 图3 有 , yg lgg tw 下 载 使 用 华商在中国大陆投资企业发展状况调查 社 会 科 2015 年 6 月初, 泉州市在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先行示范区建设中, 鼓励 推动企业对外投资办市场、 办园区、 办工厂, 促进企业适应学习国际规则, 进行国际化竞争与合作。 其投资地主要分布在德国、 美国、 澳大利亚等发达 国家及地区, 以及俄罗斯、 东盟、 东非及港澳台等距离较近的国家和地区, 投资行业包括纺织服装、 建材、 渔业以及批发零售、 物流仓储等业态。 很多 企业通过设立贸易公司建立对外营销网络, 激活拓展国际市场网络, 尝试提 高企业国际市场占有率及影响力①, 对投资于当地的侨资企业的发展渠道也 起到较明显的拓宽作用。 以实例来说明泉州侨资企业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企业科技含量较高。 晋江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世界先进的 电脑自动化生产设备, 有 “ 夹克专家” 的美誉; 菲律宾侨商在惠安投资的 “ 嘉德利电子材料” 技术水平属世界一流; 金保利 ( 泉州) 科技实业有限公 司是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生产新能源设备的创新型企业, 主营晶体太阳能产 ① 《 民企境外投资项目 泉州市 批准 208 个》 , 泉 州 网, http: / / www. qzwb. com / gb / content / 2015 - 06 / 02 / content_ 5118962. htm。 191 华侨华人蓝皮书 品, 有国内设备装备水平领先的 30MW 太阳能晶体硅电池生产线。 二是企业生产能力强。 惠安大明石业引进世界最先进的电脑监控系统磨 切机, 生产水平、 效益大大提高, 年产值达亿元。 泉州造船厂引进先进科 技、 形成年修 VLCC ( 国际超级油轮) 17 万吨散货船、 15 万吨油轮等 144 艘的能力, 年修船产值 8. 4 亿元; 修船 8 万吨级以下的, 每次同一时间可维 修 4 艘; 年造船 12 ~ 18 艘, 年产值 30 亿元。 福建大发集团有限公司以纺 织、 布业为龙头, 形成服装生产及配套供应服务一条龙格局, 平均年产值 使 用 1. 3 亿元, 出口创汇近 706 万美元。 tw 下 载 三是企业自主知名品牌价值高。 侨资企业拥有众多自主知名品牌, 如七 有 , yg lgg 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 “ 七匹狼” 品牌、 力达机电的 “ 罗威” 品牌、 中 社 版 权 所 绿农业的 “ 中绿” 品牌、 达派箱包的 “ 达派” 品牌, 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 社 会 科 学 文 献 出 版 安踏、 恒安的 “ 心相印” 等等。 二 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一)针对产业环境的关键成功因素识别 1970 年哈佛大学教授威廉·泽尼 ( William Zani) 认为存在对企业成功 起关键作用的因素。 关键成功因素法是指, 在分析产业特性与企业战略关系 时, 找到企业的独特能力及环境中的重要条件, 通过分析找出企业成功的关 键因素, 然后以这些关键因素为核心确定系统的需求, 进行规划, 以获得良 好的绩效。 关键成功因素主要来源于产业结构特性、 产业地位、 外部环境因素、 临 时因素。 第一, 产业结构特性。 产业本身的经营特性不同, 产业内的企业都 会受到其影响。 比如, 互联网行业具有很强的网络特征, 其用户基础与习 惯就非常重要; 而医药行业有很高的研发费用, 且受到国家的管制与政策 限制也很多, 所以进入壁垒高。 第二, 产业地位。 对于由少数几家大企业 主导的产业, 主导厂商的行动对其他企业影响较大, 所以对小企业而言, 192 华商在中国大陆投资企业发展状况调查 大企业的竞争策略可能是其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 如通信领域, 主导运营 商的竞争战略, 会影响其他企业的发展走向。 第三, 外部环境因素。 企业 外在环境的变动, 会影响企业的 关 键 成 功 因 素, 如 在 贸 易 保 护 主 义 盛 行 时, 开发内需市场可能就更重要。 第四, 临时因素, 如重组与并购, 企业 中的文化冲突。 关键成功因素确认中需要分析的内容包括: 分析影响行业的政治、 经 济、 社会、 技术、 生态等外部环境因素。 分析企业面临的产业内竞争激烈程 使 用 度, 供应商、 客户的议价能力, 以及行业面临的潜在竞争者与替代者的市场 lgg tw 下 载 影响。 分析企业的业务竞争战略、 主导厂商的行为模式; 分析企业优劣势、 所 有 , yg 机遇与挑战, 对资源整合及策略能力进行评估等。 对于重要的、 特定的情 版 社 版 权 况, 可以邀请专家进行头脑风暴与主观判断, 提供建议, 确定盈利的关键战 科 学 文 献 出 略及影响指标。 社 会 (二)针对企业内部决策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方法分析企业内部环境, 通常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 调查访谈。 1979 年罗卡 (Rockha) 认为, 在实现组织目标的众多因素中, 少 数因素可决定组织目标实现的成败。 通过开放式访谈与问卷调查等方法, 确 定组织目标相关的影响因素。 第二, 因素整合。 通过合并相关因素, 剔除冗 杂因素, 确定可操控的关键因素, 通过权重整合, 从而准确定位关键因素和 相应因素对组织目标实现的影响作用大小。 第三, 测量指标确定。 测量关键 因素相关的性能指标。 第四, 信息需求。 确定其性能指标相关的信息渠道, 跟踪信息, 从而分析预测关键因素的变化情况, 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三 侨资企业的成功 成功从管理学上讲, 指实现既定的目标。 针对具体活动可以说代表其 对总目标的有效性; 另一个亚层的标志是有效率, 即在保证实现总目标方 向正确性的情况下, 如何快速、 节省地完成任务。 当然目标是多样的, 有 193 华侨华人蓝皮书 时时间本身就作为目标之一, 这时可以在完成任务时间保证的情况下, 实 现各方案的成本最低化。 一般来讲, 如果有多个目标, 可以提炼出主要的 目标, 也即事务的主要矛盾, 在此基础上再兼顾次要矛盾。 可见, 成功的 管理学定义吸收了哲学思想, 深刻体现了比较的基本方法, 透露出最优化 的取向。 成功从经济学上讲, 是在考虑了机会成本的情况下取得的最大收益。 对 于资本来说, 是从能得到回报的所有项目中取回报最高的项目, 实现了项目 使 用 的目标即为成功。 在社会层次, 本文认为得到行业或者社会平均利润水平的 lgg tw 下 载 回报即为成功, 如果有资金闲置, 当然应该作为成本一并考虑进去。 对于侨 所 有 , yg 资来说, 一般来讲, 侨资可以投资于旅居国或者地区, 也可以投资于家乡、 版 社 版 权 出生地、 祖籍地, 或者国内其他地区。 如果在这些投资机会中, 侨资选择了 学 文 献 出 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地区与行业来投资于具体的项目, 并最终实现了目标即为 均水平即为成功。 社 会 科 成功。 在实践层面, 如果侨资投资在国内某地区, 回报率高于该地区行业平 从社会学角度讲, 如果考虑到对家乡的思念、 回报抚育之恩, 以及名誉 回报、 其他爱国情感的满足, 侨资投资还有相应的社会回报, 获得精神满足 感, 称之为精神收益; 如果以某种方式把其折算成经济收益, 当然这种折算 不一定合适与准确, 但从理论上可以作为一种简化的处理方式, 那么按照普 通经济学来处理成功的含义仍然有效。 党和国家领导人注重海外华侨华人的团结与支持, 积极引进国外的华人 资源, 始终让海外华人有种爱国情怀, 保持着密切、 深切的情感联系, 这使 侨资的社会价值取向特点更加明显, 也吸引着更多的侨资回国发展, 甚至有 不少海外爱国捐助, 纯粹用于公益、 教育、 公共事业发展, 这充分体现了其 社会价值取向。 关系网络与社会性、 社会价值紧密相连, 当然关系网络还可以带来经济 价值, 出国创业依靠一定的华人社会关系网络, 可以降低经济风险和成本、 减少文化隔阂; 回国后的侨资企业创业、 运营利用关系网络可以降低运营成 本, 增强、 拓展海外的营销网络渠道, 获得海外管理、 技术、 资金等的支 194 华商在中国大陆投资企业发展状况调查 持, 所以把关系网络的建立与维护看作一种正式制度安排的替代品, 是一种 非正式制度安排, 这方面的投资也是有某种经济收益的投资。 侨资企业的成功定义为: 与其家乡地区同行业的投资回报率水平相比, 大于或等于其平均回报率水平即为成功。 生存时间较长, 全身而退的企业 ( 比如说被收购、 售卖退出行业等) 也算是成功的。 侨办评选出的明星侨资 企业, 一般来说, 品牌美誉度高, 产值较高, 利润率较高, 毫无疑问, 都是 很成功的企业。 lgg tw 下 载 使 用 (一)创业成功 有 , yg 根据相关资料估算, 侨资企业创办人平均仅占华侨总数的万分之二十八 社 版 权 所 以下 ( 旅日华侨创立企业率最高① ) , 创立的企业存活期 30 年以上的不足 学 文 献 出 版 50% 。 根据泉州商务局的数据, 累计成立的企业与累计已注销、 终止的企业 社 会 科 数也符合这个说法。 企业从筹建开始到注册并运转且至少有一笔营业收入, 即为创业成功。 一般来讲, 企业的创业成功原因有市场的成功、 管理的成功 与文化的成功。 第一层次的创业成功来源于成本差价。 这是企业成功的最原始级别。 主 要模式为出口加工, 即市场、 技术、 设计、 管理都依赖外方的支持, 利用当 地优惠的政策、 廉价的劳动力等低成本因素, 进行加工、 出口贸易。 这种模 式的成功原因为网络因素, 即利用原有的国外网络来创办加工企业, 赚取成 本差价。 第二层次的成功是管理的成功。 企业家依靠一定的胆识、 魄力与创新能 力, 提高不确定条件下作出满意决策的能力, 抓住较好的市场机会, 模仿同 类企业提供类似产品, 拓展国内市场。 在此基础上, 企业积累优化内部管理 经验, 进行流程改进, 逐步实现管理正规化、 稳定化。 通过技术改进创新与 管理创新, 完成持续改进的过程, 企业就实现了管理的成功。 中国企业从市 场成功走向管理成功, 必须由原始的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① 龙登高等: 《 中国侨资企业年度报告 2008》 ,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2009。 195 华侨华人蓝皮书 第三层次是企业文化的成功。 企业取得了管理的成功后, 组织会有扩 张、 僵化、 官僚化的趋势。 如何让官僚化机械组织发展进化为具有灵活性的 有机组织, 除了组织结构和权力分布的重新配置, 还可以借助有活力的组织 文化建设来获得, 最终实现管理创新与文化创新、 体制创新相结合, 提高组 织的效力与灵活性及适应能力。 规模大小不同, 企业成功运营方式也不同。 大企业战略上强调计划、 细 节; 而小企业强调反应灵活快速、 勇于尝试, 通过整合资源来获得更多的市 用 场机遇, 通过局部创新, 寻找短期内的盈利点。 lgg tw 下 载 使 值得一提的是 “ 旋转门现象” 。 本地普通工人工资收入低, 人口较多, 所 有 , yg 耕地较少, 可以靠出海打鱼, 但收入不稳定。 自古有经商的传统, 由于路径 版 社 版 权 依赖与口口相传, 形成了本地浓郁的经商文化, 当地以乡亲中创业成功的人 科 会 社 槛。 学 文 献 出 士为楷模, 形成了促进创业的良好示范作用, 降低了创业进入的个人心理门 初期的基层经验有几大作用: 一是加强了对基层清苦生活的了解与体 验, 便于以后更好地做好基层管理工作; 二是通过基层工作, 创造了发现个 人才能与爱好的机会, 而且成本较低; 三是通过基层工作, 掌握了一定的技 术与才能, 培养了学习与实践能力; 四是经常通过基层同甘共苦, 找到以后 的创业伙伴, 能互相信任, 这是创业成功的宝贵财富。 第一代创业人通常是 通过基层磨炼, 积攒创业的经验、 灵感、 技术、 创业伙伴甚至包括潜在的市 场渠道, 以及第一笔创业启动的核心资金。 比如, 林树哲先生通过在香港获 得比内地较高的工资收入, 抓住外部较好的经济发展机会, 勇敢投入创业。 回乡创业的侨民, 既有在外地做企业成功后回来的, 资金比较丰厚; 也 有靠外面积攒的侨汇, 较高的工资积累回来的。 华侨回来后, 利用国外积攒 的企业经验与资金, 体现了 “ 旋转门效应” , 即由原来没有经验、 资金的打 工人员到拥有一定经验、 资金的人员。 众多的侨资企业第一代领导人都是这 样的情况, 这样面对创业门槛更容易进入创业队伍, 成为企业主, 进行角色 的转换。 这些企业主利用较广的社会网络与市场渠道, 把创业风险也降低 了。 即使这样, 也不是大多数华侨都去创业, 依据项目组的调查, 85% 的情 196 华商在中国大陆投资企业发展状况调查 况下平均每家企业拥有家族成员及朋友不超过 20 人, 如果按照平均 20 人估 算, 侨资企业数平均仅占华侨总数的万分之二十八以下, 华侨的创业率仅在 6% 以下, 可见创业人员是类似自然选择的结果, 是华侨队伍中的精英分子 或者更适应与爱好创业的人, 去除一部分创业后未成功, 不久后就退出创业 队伍的人员, 这些侨资企业领导人员更是精英中的精英。 (二)守业成功 载 使 用 守业成功一般是指企业生存时间已达五年以上, 由于行业利润率的测算 yg lgg tw 下 以及企业利润率的测算有时不容易得到, 在实际操作中可考虑, 具备以下指 权 所 有 , 标中的一项或几项, 即认为是成功, 这些标志是: 在同行业中排名靠前、 净 出 版 社 版 利润高、 企业总资产高、 品牌美誉度高、 收益投资比高、 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 学 文 献 强、 已经上市、 为明星企业或者管理水平高、 属于高科技行业、 销售收入 社 会 高; 从案例角度讲, 操作性与参考性最强的是明星侨资企业。 概括地说, 企 业的守业成功是指其持久盈利能力。 由于部分企业倒闭, 要找到当事人非常 困难, 故我们在访谈中设置了间接问题展开调研。 为方便对方理解, 我们设 置的问题为 “ 不成功兄弟企业的原因” , 这样可以把网络中的合作伙伴、 间 接了解到的企业、 同类竞争者都包括了进来。 调查结果显示, 企业不成功或 者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创新与竞争意识不足、 管理水平低、 利益分配机制不合 理。 分析其成功的核心原因, 离不开以下五方面的因素。 1. 价格竞争力 虽然产品存在差异化, 但是很多产品也存在一定的替代性, 产品之间的 竞争与比较, 决定了性价比构成了企业长期竞争的一个基本决定因素。 对于 标准化产品, 相关的服务延伸也构成了吸引消费者的竞争因素。 2. 合作伙伴竞争力 通过供应链的合作伙伴或者产业网络形成的综合竞争能力, 构成了企业 提供可靠产品的核心能力因素。 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 形成一定的利益分享 机制, 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共同发展。 197 华侨华人蓝皮书 3. 创新竞争力 如果能不断推出优质低成本的管理、 技术、 工艺, 就有利于形成稳定 的市场竞争优势。 所以, 持续创新 形 成 了 企 业 支 持 力 与 执 行 力 的 重 要 内 容。 需要说明的是, 成本低并不一定必须是人力资源成本低、 土地等投入要 素成本低, 还可以反映在生产运营的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学习效应上, 这 些因素本文称为相对成本低, 而投入要素价格本文称为绝对成本。 使 用 目前, 侨资企业面临用工成本提高、 土地价格提高, 都可以称为绝对成 lgg tw 下 载 本上升, 但是相对成本可以通过重组、 并购、 加强管理等方法降低。 从长远 所 有 , yg 来说, 跟国际先进企业的竞争差距主要体现在相对成本上, 只有定位于降低 版 社 版 权 相对成本, 才有可能取得竞争优势, 提高综合竞争力。 学 文 献 出 企业可以选择越南等其他国家或地区降低绝对成本, 也可以在原地区, 时俱进追求相对成本优势。 社 会 科 但不必以刻舟求剑的心理盼望继续获得更大的优惠等绝对成本优势, 可以与 重组、 并购方面, 单靠企业努力有时可能交易成本很高。 政府部门通过 政策引导、 牵线搭桥, 提供优惠措施导引甚至信息, 设置一些准入门槛, 防 止低水平、 无效竞争, 来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在此方面政府可以大有作 为。 4. 风险管理的影响 企业发展壮大后, 资产变多, 管理环节变多, 变复杂了。 例如, 调研中 某知名制鞋企业, 在 2012 年 9 月发生不明原因的大火, 造成了大堆棉材料 烧光, 瞬间损失达几百万元。 这几百万元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所以大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高水平风险管理还有很大空间。 另一知名企业———伦敦奥运战略面临金融危机考验, 产品销量锐减, 库 存成本严重偏高, 影响了公司的获利能力。 所以大公司对风险管理水平的要 求更高。 5. 战略决策影响 战略按照影响范围分为公司战略、 竞争战略与职能战略。 公司战略是决 198 华商在中国大陆投资企业发展状况调查 定公司从事或想从事什么业务以及如何从事这些业务的战略, 是公司的愿 景、 使命和目标。 竞争战略是决定企业如何展开业务竞争的战略。 职能战略 是指组织在各个职能部门用来支撑其竞争战略的战略, 如人力资源部门对员 工的选拔和培训, 市场部门制订的销售方案和价格, 生产部门配备相应的设 备。 公司战略由高层管理者负责, 竞争战略由产品业务部门负责, 职能战略 由各职能部门负责。 例如, 中骏集团秉承 “ 创建智慧生活, 让幸福触手可 得” 的企业使命, 成为一家专注于房地产开发及相关产业的综合性城市运 使 用 营服务商, 业务体系涵盖房地产开发商业管理、 物业管理、 常租、 健康管 lgg tw 下 载 理、 教育等相应业务板块。 所 有 , yg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微笑曲线的延伸, 构建设计、 营销 版 社 版 权 等方面的战略发展与核心能力, 更是对资金、 财务、 风险、 治理结构、 管理 学 文 献 出 能力更高水平的全面提升。 此时经验式的管理越来越需要向科学化、 量化、 社 会 科 专业化迈进。 四 侨资企业成功关键因素的案例及文献分析 (一)经营管理关键成功因素 本文需要厘清侨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部分企业管理制度较完善、 营销 网络健全、 规模经济优势明显, 对其他企业的快速发展有带动作用①。 因 此, 侨资企业成功也有规模经济优势, 技术领先、 技术创新优势, 营销网络 健全, 管理制度较完善方面的优势, 而且还有与当地政府关系良好的优势。 产业集群化发展, 是否重要、 是否为关键性因素还不清楚, 但是, 这一因素 可以归结到规模与市场优势以及成本优势中。 与大部分中小企业不同, 南方 路机没有走低成本路线战略, 更加关注市场的用户需求, 为用户提供定制化 ① 马丹、 庄培章: 《 福建省泉州市乡镇企业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 《 金融经济》 2006 年第 14 期。 199 华侨华人蓝皮书 服务①。 法国社会思想家布迪厄 ( Bourdieu) 认为, 社会资本包括现实的与潜在 的资源, 社会资本条件成熟时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 社会资本体现了人与人 之间的网络联系, 提高了信任度, 有利于相互间形成互惠关系, 能够弥补制 度上的某些不完善之处, 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 改革开放政策开启以 来, 晋江先行先试, 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与当地丰富的社会资本有密切关系。 晋江华侨的血缘、 亲缘及地缘关系有利于形成晋江丰富的社会资本, 海外晋 用 江人的持续捐助和投资促进了晋江的快速发展。 从学者调查访谈的 27 家晋江 tw 下 载 使 侨资企业实际情况看, 合资合作企业的管理人社会关系, 8 家为亲戚关系, 3 所 有 , yg lgg 家为朋友关系, 11 家企业的外方代表为晋江籍华侨。 晋江籍华侨投资的独资 版 社 版 权 企业中, 由关系密切的代理人员对企业进行管理与控制。 因此, 在这些企业 学 文 献 出 中不可避免地形成家族管理制度。 企业内正副总经理和董事、 财务主管、 人 社 会 科 事行政主管等职务常常由本家族成员担任。 世界各地的华人企业在经营管理 上都有这一特点。 其优点表现为家族成员间利益冲突较少, 尤其是在创业时 期、 困难时期, 能团结一致渡过危机, 节省了很多管理成本与交易成本。 但 随着企业发展壮大, 家族管理方式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它的弊端和局限②。 南益集团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在企业管理上秉承 “ 以人为本” “ 敬业乐 群” 等传统美德, 倡导 “ 和谐﹑勤奋﹑求实﹑进取” “ 世界不会停下来等我 们” “ 更新观念、 与时俱进、 开拓求实、 规范高效” “ 在平静中的满腔热情、 在平凡中的认真追求、 在平常中的强烈责任” 等企业精神。 南益集团各厂 ① 如南方路机公司 2001 年聘请欧洲顶尖沥青搅拌设备设计专家为公司设计, 放弃了常规引 进、 仿造的老路, 高屋建瓴, 一步就在沥青设备的全球技术中心———西欧开设了南方路机 “ 沥青研发中心” , 依托欧洲技术设计公司, 吸纳当地沥青行业的顶尖人才, 为我所用。 以 最小的代价、 最节省的时间, 将中国、 将南方路机的沥青研发、 制造技术快速 “ 拉高” 到 接近世界顶级水平。 2005 年, 在 “ 欧洲研究中心” 的推荐下, 南方路机成功地将中国首台 沥青搅拌设备出口意大利。 其高水平的制作质量、 可靠优异的性能, 引起欧洲同行的极大 震动。 南方路机欧洲籍技术总监沙·乔治先生, 也为此荣获我国外籍专家最高奖: 国家友 ② 200 谊奖。 http: / / www. nflg. com / about. aspx, 2012 年 10 月。 俞云平: 《 侨 ( 外) 商投资企业在晋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979 ~ 1997) 》 , 《 南洋问题研 究》 1999 年第 1 期。 华商在中国大陆投资企业发展状况调查 区统一管理要求, 厂区内保持整洁、 敞亮, 厂区周围绿树成荫, 生产车间都 装有中央空调, 保证工人生产环境舒适。 在职工生活区, 配备了文体设施, 餐饮住宿一应俱全、 干净整洁, 被福建省人大环境委评为 1997 ~ 1998 年度 福建省 “ 最优美的工厂” 。 1981 年成立初期, 工厂曾经出现工人纪律涣散、 产品质量低下、 交货 不及时问题, 这引起了高层管理者的重视, 合作双方特意在深圳召开管理工 作会议, 深入讨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成立了厂务委员会, 制订了 《 南丰 使 用 针织厂经营管理规程》 , 从严管理工厂各环节。 管理层的重视与投入使得工 lgg tw 下 载 厂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各项规章制度得到落实执行, 员工士气得到提 所 有 , yg 升, 生产质量、 产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值得很多初创企业以及未步入正轨 版 社 版 权 的企业学习借鉴。 文 献 出 随着南益集团在中国香港、 日本等地得到市场认可, 并且小有名气, 日 社 会 科 学 本客商主动要求合资建厂扩大规模。 1988 年 6 月, 由中国香港、 日本、 中 国内地共同投资设立南安南晶针织时装 ( 中国) 有限公司, 总投资达到 216 万美元, 投产、 试产都很顺利, 其产品质量也被日方认可。 (二)市场环境关键成功因素 笔者走访了德化几家陶瓷企业, 其市场已经远销欧洲, 内部分工相当精 细, 设计与工艺能够很好地支持产品的造型与创新, 其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 高的程度。 营销使用了互联网等手段, 除了大量生产还有定制化生产模式。 附近有德化陶瓷学院, 还有一批工艺艺术高级人才。 既有大师的单件艺术作 品, 也有批量生产作品, 产品种类丰富、 齐全, 兼顾国内外市场、 高中端与 大众产品。 定价完善, 销售网络与展销结合, 体系比较齐全。 产品富有中国文 化内涵, 别具中国工艺特色, 产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市场前景持久, 该行业 已经处于成熟期。 在环保与生态保护方面也有所改善, 是一个优秀的产业地带。 当地人敢闯善拼, 市场精神较成熟, 可以称之为闽商精神。 很多人都自 称是企业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可称之为企业家精神。 经过对 30 家企 业以及 侨 办、 侨 联、 学 者 访 谈 记 录, 对 于 “ 爱 拼 才 会 赢” 的 具 体 理 解, 201 华侨华人蓝皮书 80% 认为创新是最重要的, 其次才是勤劳, 排在最后的是勇敢。 另外一家惠安的包装企业, 伴随改革开放已经 30 年出头了。 该企业属 于生产服务业, 凭借产业化分工、 规模经济与拥有较多的多年合作老客户网 络, 持续、 稳定发展。 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出现管理压力以及人才瓶 颈, 这种情况在大部分微、 小、 中企业会普遍遇到。 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资金 问题也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因素或环节。 但是调查显示, 90% 的企业同意把 工资作为融到资金以后的最后安排, 这说明, 工资对企业还不构成刚性约 使 用 束, 最重要的是销售资金周转。 中小型侨资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一方面, 许 lgg tw 下 载 多原辅材料供应商为保证资金安全, 对企业原辅材料款实行现金采购方式, 所 有 , yg 占用了大量的流动现金; 另一方面, 市场需求疲软使得产品销售周期拉长, 版 社 版 权 企业资金链周转缓慢。 此外, 虽然当前信贷环境适度宽松, 但由于企业订单 科 会 社 融资难题还较为突出。 学 文 献 出 减少, 利润压缩, 还贷能力下降, 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审批谨慎, 中小企业 以 2012 年的鞋服市场为例, 市场需求比预计缩小了一半左右, 许多工厂采 取压缩生产线或者部分生产线外迁到江西等次发达地区的做法来坚持。 调查显示, 30% 的企业仍然没有独立的公司网页, 15% 的企业在网上搜 索不到业务信息, 这说明很多公司开拓业务仍然依靠传统手段, 靠传统的熟 人经济, 不利于信息的传播与扩散, 管理效率较低, 这方面的发展潜力巨 大。 这也与部分企业负责人文化程度偏低, 很少浏览自己的电子邮件, 难以 接受新技术管理方式有关。 电子商务时代, 网络信息形成了重要的市场渠道 与管理信息渠道, 如果在此方面落后太多, 则不容易形成地区竞争优势, 不 容易抓住新的、 更大的机遇。 通常侨资企业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优化、 配置资源, 如在国外发现玩具市 场, 在国内生产成本低, 自己控制设计, 兄弟姐妹合作, 完成侨资企业的运 作。 这样降低了技术上或者市场上的风险, 同类企业的模仿也引起了技术扩 散作用①。 ① 202 访谈中得到的案例。 华商在中国大陆投资企业发展状况调查 多年来, 旅葡华人零售店经营的方式基本为 “ 独门生意自己打理” , 但 2009 年出现的新兴巨型百货店, 大多由多名华商合资经营, 与以往的普通 杂货店或者大型百货店有较大差别。 新兴巨型百货店吸收了多股东投资, 资 本实力雄厚, 这在经济疲软时期对店铺经营有极为重要的支持作用。 当葡萄 牙经济形势向好时, 这些巨型百货店可以向连锁化经营发展, 提高其规模优 势。 股东的多行业背景有利于经营的丰富多元化, 弥补管理经验不足。 多股 东的社会资本较丰富, 对资源的整合更加有利。 新兴巨型百货店经营更加正 使 用 规化, 基本上引入了计算机销售信息系统, 节省了店员劳动, 管理效率提 lgg tw 下 载 升, 在随后的圣诞节期间收益可观。 所 有 , yg 这克服了以往海外华商经常进行的同质化竞争, 价格战伤害了多数商家 社 版 权 的利益, 不利于其持续发展。 许多华人批发商避免单独经营, 寻找经营产品 学 文 献 出 版 的新领域, 在细分市场上做精做细, 主动满足市场和零售商的需求①。 社 会 科 由这个案例可以看到, 侨资企业完全有能力在竞争环境中增强适应性, 学习到更合适的商业模式来适应生存发展。 作为政策服务部门, 只需要营造 良好的外部环境、 做一些服务工作就可以促进企业在国内更好发展。 泉州经历了 “ 引进侨资、 发展民资” (1978 ~ 1996) 阶段, 到大力发展 集群经济和品牌经济阶段 (1996 ~ 2006) , 再深化已有产业结构, 着力发展 重化工工业, 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并行发展 (2006 年至今) 。 据估算, 泉州 存在 3000 亿元左右的民间资本。 同时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家也积累了丰富 的管理经验。 泉州民营企业家精神的特质为: 不安于现状、 能忍受困苦、 有 学习型人格、 能力排众议、 怀感恩之心。 如何将民间剩余资本和企业家管理 经验充分利用起来是泉州新时期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 泉州企业 家们勇于探索, 很多原来从事制造业的企业家成功由泉州制造转向私募投 资。 卢志渊 (2012) 认为, 泉州民营企业创新的金融支持有四种形式: 侨 资、 本地民间资金、 银行资本和风险资本②。 晋江红桥、 泉州红桥等专业创 ① ② 中国新闻社课题组: 《2009 年世界华商发展报告》 , http: / / www. chinanews. com / zgqj / news / 2010 / 05 - 20 / 2293574. shtml。 卢志渊: 《 泉州民营企业创新的主体与金融支持探究》 , 《 江苏商论》 2012 年第 6 期。 203 华侨华人蓝皮书 业投资基金在泉州成立①。 安踏等 7 家企业也在泉州当地成立鞋业产业投资 基金, 以股权方式投资于鞋业企业。 为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 泉州市政府启 动实施 “121” 工程, 力争用 3 ~ 5 年, 累计完成 1000 家企业改制、 200 家 企业纳入上市后备、 100 家企业实现境内外上市。 为此, 泉州市政府决定投 入 3000 万元创建相关创投公司, 帮助后备上市企业加快上市步伐。 361 度、 利郎、 匹克、 鸿星尔克等成功上市企业背后, 便活跃着泉州私募股权投资基 金的身影。 这些案例都充分说明, 泉州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于产业发展的重 载 使 用 要作用。 事实上, 泉州私募股权不仅在本地投资, 它们也在转向外地, 如上 yg lgg tw 下 海、 深圳等地。 其投资领域也不再局限于鞋业、 水暖器材、 房地产行业, 战 科 学 文 政策环境分析 社 会 五 献 出 版 社 版 权 所 有 , 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其投资行业之一。 (一)侨资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及理论分析 从宏观上讲, 企业的发展成功, 一方面, 标志着地区经济的发展, 生产 力水平提高, 产业竞争力和地区竞争力提升; 另一方面, 企业的产品质量有 保证, 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对待员工友好, 有社会责任感, 品牌形象 良好。 海外华侨华人创立的公司, 在与国际水平的众多公司竞争及产业链合作 中, 通过吸收优秀的人才、 技术以及优秀人才所附带的知识资产、 丰富的信 息, 在相对完善的生态环境中, 获得高新技术、 知识、 管理、 智慧等资源, 这些资源带入国内, 加以本地化改造, 有利于提升国内发展水平与发展速 度, 有利于促进国内的创新与体制效率的提高, 这对于我们国家与地区来 说, 可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① 204 刘志阳、 施祖、 留程华: 《 泉州模式的发展创新》 , 《 福建论坛》 (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年第 1 期。 华商在中国大陆投资企业发展状况调查 华侨既是开放流动、 资源配置优化的表现, 也带来了制度、 文化、 管理 技术的切换与融合。 华侨通过流动来增加收入, 创造更多的财富; 华侨传播 了中华文化, 树立了中国形象, 为建立和平、 友好、 合作的外交关系奠定了 基础, 具有较强的政治作用; 华侨在国外需要祖国的支持, 中国国力的增强 为华侨发展赢得了更多机会, 尤其是第一、 二代华侨对于祖 ( 籍) 国的感情 形成了很强的社会网络, 促进了华侨经济及祖籍地的经济、 政治、 文化发展。 从华侨出国后的个人经济分析来看: tw 下 载 使 用 净收入 = 收入 - ( 转移成本 + 付出) 有 , yg lgg 由于有转移成本这一沉淀成本, 出国以后愿意更加努力地奋斗、 更能吃 社 版 权 所 苦, 这提高了其成功的可能性。 本文认为, 从侨资面临的国际贸易优势看, 文 献 出 版 从富技术、 寡劳动力的国家进口技术设备更便宜, 而从富劳动力、 寡技术的 会 科 学 国家出口劳动力要更划算, 在不同禀赋的国家开展国际贸易, 可以降低各国 社 的综合生产成本。 我国国内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包括老龄化时代的到 来, 发展较高技术投入的设备进行生产, 将会变得越来越经济、 越来越成 功。 本文称这个理论为国际贸易要素迁移理论。 (二)侨资企业发展的政策性关键因素分析 1. 信用服务因素 如果缺乏社会化服务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众多企业不一定能把握好产业 升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契机。 可以利用海西侨乡政策优势, 建立中小企 业融资担保机制, 当地具有熟人网络、 地缘网络、 血缘网络的基础, 可以减 少信息不对称形成的交易成本。 运营中可以由担保公司担保, 银行出具贷 款, 担保公司收取会员一定比例的保费。 对于各类行业, 根据创业风险不同 进行分类控制管理, 形成风险共担机制。 本文认为, 政府应该放开部分金融 服务市场, 准入部分民营企业, 这些金融服务企业生态链上还包括信用服务 系统以及评价服务企业, 行业、 产业、 企业风险评估服务企业。 培养这些企 业以及类似国外的风险投资金融公司等多种企业, 形成中小企业成长的生态 205 华侨华人蓝皮书 系统, 更好地促进形成资金、 技术、 管理、 产业集群。 2. 人力资源因素分析 改革开放初期, 侨资企业利用当地人贫穷、 勤劳肯干、 吃苦耐劳以及工 资低的优势, 生产成本较低; 现在随着土地价格上涨、 人均收入提高、 基本 生活水平提高, 当地人工资已经提高, 但可以利用内地不发达地区来沿海打 工的人口红利, 暂时赢得成本比较优势。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 新产品生命 周期的缩短, 需要的人力资源结构发生变化, 生产复杂程度与规模也在演进 使 用 提升。 随之对合适丰富的人力资源包括职业经理人、 设计人员、 技术人员等 lgg tw 下 载 的要求都变得比较迫切, 也成为企业稳定成长的重要因素。 所 有 , yg 华侨对泉州教育的支持, 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力资源, 有利 版 社 版 权 于当地经济、 企业的发展。 近期吸引到泉州工作的人力资源, 还主要是在外 学 文 献 出 求学的泉州籍学生及在福建高校毕业尤其是在泉州毕业的学生, 由于他们对 社 会 科 泉州相对了解, 可以洞察到在泉州发展的机遇与吸引力。 精细化、 规范化、 企业家精神的传承是关键, 可以通过培养职业经理人声誉市场促进企业发 展, 促进人力资源环境改善。 (三)长期收益及地区吸引力分析 在发展侨乡经济中, 泉州存在如何权衡短期收益与长期收益关系的问题。 通信领域 3G 牌照的拍卖方法对解决这一问题具有启示作用。 第三代移动通信 运营频谱使用权的拍卖, 在世界不同国家有两种典型的方法, 效果迥异。 第 一种是一次性付出使用费。 价格高昂, 运营商得到牌照以后就债台高筑, 称 为 “赢者的诅咒”。 第二种方法是拍卖若干年后的企业运营收入比率, 前几年 不收费用, 免费使用频谱; 后面的年份再分成两个阶段, 收取的费率前低后 高。 运营商轻装上阵, 容易融资进行巨大的投资, 当用户越来越多, 收入越 来越可观时, 向政府缴纳使用费, 而政府的此项收入总量也水涨船高。 针对长期收益可观但短期收益低, 企业负担重的项目, 政府可借鉴上文 中的第二种方法, 制定相关优惠税收政策。 项目初期, 政府以低税或者免税 以及其他补贴方式给予优惠, 后期,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 效益提高, 政府可 206 华商在中国大陆投资企业发展状况调查 恢复税收水平、 减少补贴。 这可以带动本地相关上下游企业的发展, 带来其 他外来企业的跟风与入驻, 从而形成间接收入效应。 政府的土地政策也应重视长期收益。 泉州政府曾担心房地产市场不景 气, 土地收入受损不振。 土地收入是一次性的, 随着通货膨胀效应的积累与 显现, 以前再高的收入也不如以后持久的现金流可靠。 目前, 珠三角、 长三 角地区房价、 地价比泉州高, 许多资源流入泉州, 其他地区企业倒闭较严重 时, 泉州地区的企业生存了下来, 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泉州地价较低, 使 使 用 企业的平均成本较低, 产品较有吸引力。 政府把大批的优秀企业吸引过来, lgg tw 下 载 待企业发展壮大以后收取税收收入。 权 所 有 , yg 政府的教育投资政策也影响地区的长期收益。 政府用税收收入投资于当 版 社 版 地的教育支出如果太多, 会减少短期收益。 企业家对当地的教育资助、 捐赠 科 会 社 业、 地方政府的长期收益。 学 文 献 出 数量有限, 但是, 这些投资将带来人口红利、 人力资本提升, 有利于提高企 地区吸引力影响地区竞争力, 从而影响地区的长期收益获取能力。 正如 张五常所言, 中国的地区间竞争, 即县域经济, 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活力, 县域拥有较大的决策权, 制度在县域之间竞争, 有吸引力的城市与地区更容 易快速发展, 财政收入也会比较高。 提高地区吸引力, 通过制度及已有的气 候资源、 生态资源优势, 就会形成泉州发展经济的持续动力。 政府可改善服 务, 提供便捷的出入境手续, 支持企业进行贸易、 商务、 技术交流、 市场考 察。 以规范的营商环境、 便捷的政府一体化服务, 提高对侨资企业的吸引 力。 同样, 国家层面也可以提高吸引力, 这样就会在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 竞争中取得优势。 目前, 以美国为首掀起的减税、 降费对制造业等产业的吸 引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竞争效应, 各国为此纷纷推出了竞争性优惠政策以 应对这一挑战。 吸引力因子可用下式表达: D r = F( JT,LH,QH,SL,WH,……) D r 为地区吸引力因子, JT 为交通因素, 如开通泉州到武汉的高速铁路, 207 华侨华人蓝皮书 有利于发展内需型经济, 开通快速海上交通, 有利于发展台湾旅游业, 加快 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与提速台海交流。 LH 为绿化因素, 泉州森林资源丰富, 要保护优美的绿化资源, 满足人的健康诉求, 提升生活质量。 QH 为气候因 素, 地理位置赋予泉州舒适的温度等气候资源, 这是很多地区无法复制的资 源。 SL 为制定合适的、 策略性的, 经过测算科学的、 有吸引力的税率政策, 来加强地区吸引力。 比如, 由于厦门优惠的税率政策与交通优势, 很多泉州 知名企业把总部或分公司设在了厦门, 这让泉州政府感到很紧张。 WH 为文 使 用 化因素, 如杭州的西湖, 很多景点都能找出古代文化名人, 以优秀的文化资 lgg tw 下 载 源来吸引游客、 陶冶游客情操, 提升了地区吸引力。 如果泉州能大力投入塑 有 , yg 造泉州文化名城形象、 加强泉州精神的培养, 则可以大大加强泉州的地区吸 六 出 社 会 科 学 文 献 形式形成。 具体的形式可以留待后续研究。 版 社 版 权 所 引力。 F 表示函数关系, 地区吸引力由上述主要因素与其他因素一起以某种 结论及政策建议 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自古就有对外贸易的传统, 作为著 名的侨乡, 研究泉州的侨资企业动向及机理环境, 对于我国侨务政策及侨乡 经济发展都有很好的启示。 本文分析梳理了泉州侨资企业发展的成功标志、 影响因素、 旋转门效应、 网络效应及侨资企业的经济、 管理、 社会收益, 体 现了华侨对祖籍国、 祖籍地进行投资的情感收益; 通过分析侨资企业在制 度、 技术、 管理方面的外溢作用, 探讨了侨资企业对侨乡地区经济发展的促 进作用; 提出的相关政策建议, 对于侨资企业及侨乡经济的持续发展, 具有 一定的启示与引导作用。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 重点就以下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一)创新方面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80% 的企业反映, 创新是制约企业持续 发展的关键因素。 企业技术创新是进行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措施与抓手, 208 华商在中国大陆投资企业发展状况调查 既体现在合作激励机制上, 又体现在企业的软实力与硬实力上。 针对调查访 谈中所反映的创新难问题, 本文提出以下促进创新的方法。 1. 产学研合作网络 技术创新迫切需要异质的多方互补、 融合, 互相碰撞整合多方的思维构 想, 既要有一定的差异性, 又要有功能的整合性。 由于华商长期旅居境外, 其与当地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仍然需要深度融合。 定期的交流以及对市场诉 求及结果的反馈构成了合作网络链接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知识产权及利益 使 用 分享体制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各方发挥内在的潜力, 提高成果的转化率及产业 lgg tw 下 载 化的速度。 所 有 , yg 2. 政府采购 版 社 版 权 小企业在带动经济增长、 促进技术创新和传播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而 学 文 献 出 技术方面的创新与领先离不开政府对企业的支持。 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 对 社 会 科 提升我国中小侨资企业的创新活力具有促进作用。 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小企业 的发展, 为小企业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激发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美 国在政府采购中优先购买美国产品, 大力扶持小企业。 美国政府就保护企业 创新专门立法。 1953 年的美国 《 小企业法》 从组织机构上加以规范, 对小 企业发展进行支持; 规定联邦政府在采购预算中保证给予小企业至少 23% 的合同份额; 如果大企业获得政府采购合同后, 也要将合同份额中的两成分 包给小企业。 2011 年美国进一步简化了政府部门对小企业采购的审核程序, 并且开通网络 “ 快捷支付” 系统, 缩短支付周期, 提升了小企业周转资金 运行效率。 因为小企业数量众多、 创新活力充足、 机制灵活, 保护小企业有 利于维持整个创新生态体系的活力, 我国各地政府在政府采购中也应参考美 国的做法, 扶持推动整个创新体系的发展。 3.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提升创新能力的第一资源, 要强化员工的创新性需要。 第 一, 吸引人才的政策。 可参 考 其 他 城 市, 落 实 具 体 的 高 学 历 人 才 吸 引 政 策。 第二, 挽留人才政策。 企 业 不 仅 仅 是 吸 引 人 才, 更 重 要 的 是 留 住 人 才。 吸引力指标包括医疗、 教育、 环境卫生、 公共交通、 安全设施等。 第 209 华侨华人蓝皮书 三, 多元化和包容性。 企业和员工的关系不仅仅是雇用和被雇用的关系。 对员工的考核也不是单一标准, 而是多元标准。 第四, 建立创新梯队。 传 统的创新容易局限在企业研发部分的创新。 而现代管理理论认为, 创新存 在于研发、 制造、 销售等多个部门。 提升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需要将创新 关注点延伸到营销、 制造、 售后服务等环节。 除了在研发部门配备高素质 的科研人员, 还需要建立多部门的反馈与信息交互渠道。 市场需求收集与 创意筛选需要市场部门的员工准确及时地捕捉信息, 而产品研发、 改进、 使 用 试销等细节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 各部门的协同对于创新效 , yg lgg tw 下 载 率的提升非常重要。 版 社 版 权 所 有 (二)风险管理方面 学 文 献 出 风险管理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 风险的识别, 即选择可能的风险因素, 社 会 科 判断风险发生的概率及风险对应的收益与损失。 第二, 建立风险预防与预警 系统。 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事前控制, 在输入阶段就减少与避免风险的出 现; 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 即在出现一系列事件后, 意味着相关的风险出现 概率升高, 准备启动防范风险的措施。 第三, 确立风险的应对策略, 包括风 险转移、 风险保留和风险躲避。 风险转移即把风险事件与环节留在合作伙 伴或他人环节, 让善于处理风险的人或组织来应对风险; 还有更常见的措 施是购买保险, 通过确定的较小的损失来换取对 潜 在 较 大 财 产 损 失 的 补 偿, 通过期货等工具做一些风险对冲与套期保值也是应对汇率与价格波动 的常用措施。 第四, 风险台账与风险教育及改进。 对于已发生的风险及较 大概率发生的风险建立台账, 录入信息系统, 方便查阅与使用。 对于相关 的人员与环节有针对性地教育、 提出出改进措施。 把这一做法与精细化管 理结合使得风险管理的输出常态化, 及时改进操作流程与工艺, 添加效率 更高、 更可靠的新设备, 促进企业智能化演进与更迭发展。 对于市场的不确定性, 应该加强市场调研、 进行渠道管理、 增强生产计 划的弹性控制能力。 引进专业人才, 利用电子商务等多种销售方式增加企业 的适应能力。 210 华商在中国大陆投资企业发展状况调查 政府相关部门定期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检查、 帮助企业识别遗漏风险, 如常见的消防、 易燃易爆、 环境污染、 有毒有害气体释放、 霉腐变质、 粉尘 等员工身体健康危害。 (三)短期融资方面 政府部门或者委托相关部门或中介服务企业建立企业及员工信用记录, 建立企业可质押资产台账及质押状态记录, 提供法律监管服务, 记录企业诚 用 信状况, 提供低息短期融资额度评级。 lgg tw 下 载 使 在没有明确说明用途的华侨捐款中设定 5% 左右的比例, 与有多余周转 所 有 , yg 资金的企业提供互助资金, 共同建立基金池作为对优质中小企业的有偿贷款 版 社 版 权 支出资助, 这样既解决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又使捐资起到了保值增值 科 会 社 督, 按期还款。 学 文 献 出 的作用。 授信企业有义务定期对管理与业务部门披露相关信息, 并接受监 参考文献 Boynton, A. C. and R. W. Zmud, “ An Assessment of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 ,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5 (4) (1984) . Dennis P. Slevin, Paul A. Stieman, and Larry W. Boone, “ Critical Success Factor Analysis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Enhancement: A Case Study in the University Environment” ,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21 (3) (1991) . Rockart, John F. , “ A Primer on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 McGraw-Hill School Education Group (1986) . 郭玉聪: 《 〈 东亚华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华商网络、 移民与一体化趋势〉 评 介》 , 《 侨务工作研究》 2010 年第 2 期。 廖萌: 《 海外华商投资中国的演变、 驱动因素及对策研究》 , 《 东南学术》 2016 年第 5 期。 刘志阳、 施祖、 留程华: 《 泉州模式的发展创新》 , 《 福建论坛》 (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年第 1 期。 龙登高等: 《 中国侨资企业年度报告 2008》 ,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2009。 211 华侨华人蓝皮书 龙登高、 李一苇: 《 海外华商投资中国 40 年: 发展脉络、 作用与趋势》 , 《 华侨华人 历史研究》 2018 年第 4 期。 龙大为、 谭天星: 《 中国大陆侨资与外资发展比较研究———基于 2005 ~ 2008 数据分 析》 ,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年第 4 期。 龙登高、 张洵君: 《 海外华商在中国: 2014 中国侨资企业发展报告》 , 中华工商联合 出版社, 2014。 期。 卢志渊: 《 泉州民营企业创新的主体与金融支持探究》 , 《 江苏商论》 2012 年第 6 马丹、 庄培章: 《 福建省泉州市乡镇企业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 《 金融经济》 2006 年 第 14 期。 载 使 用 俞云平: 《 侨 ( 外) 商投资企业在晋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979 ~ 1997) 》 , 《 南洋 lgg tw 下 问题研究》 1999 年第 1 期。 有 , yg 张荣苏、 张秋生: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界海外华商研究述评》 , 《 华侨华人历史研 版 权 所 究》 2018 年第 4 期。 社 会 科 学 文 献 出 版 社 张维迎: 《 市场的逻辑》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212